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認為,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如在望神中,對精神煥發(fā),目光炯炯,言語宏亮,反應靈敏,稱之為“有神”或“得神”;狹義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思維活動。
太極拳運動對人體“神”的調節(ji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心理上對精神意志的自我調節(jié),避免情感的過分刺激,而達到保健強身的目的。二是在生理上,通過意識活動來調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以達到健腦延腦的目的。
在心理上,太極拳通過以“意”為基礎的心志活動來帶動形體動作,來達到精神意志的自我控制。太極拳練功前的洗心滌慮,以一念除雜念的要求,就是要以人的意志來抵御外界環(huán)境的不良誘惑和克服內部情感的刺激,使思想集中,“以靜待動”。
在運動過程中,又須用意志來驅除體內各種干擾,把注意力定向在意靜、意動、意境上,同時去感知四肢肌肉關節(jié)在完成動作中的時空位置,并對所完成的動作跟原初的愿望進行校正,以保證形體的規(guī)范。太極拳運動中這種意識的心理活動,使個體在知覺和記憶中對新舊信息進行比較、選擇和加工,一方面保證了對新的刺激信息作出反應,而出現(xiàn)優(yōu)勢現(xiàn)象,另一方面抑制原有不良信息的傳入沖動,改變其原有注意焦點的不良刺激物,從而改善緊張、焦慮、憂郁、煩悶的心理,使緊張的情緒趨于穩(wěn)定。
因此,練完太極拳后,人會感到心情舒暢,緊張感消失了,軀體放松自如。中國科學院武術協(xié)會科研組的研究結果表明,長期練太極拳,人的大腦便進入以a波為主導的同步化有序狀態(tài),a波功率增加幾倍,使人達到一種高度寧靜的覺醒狀態(tài),神態(tài)清晰,精神集中,記憶力有所恢復和增強。這些變化在大腦的額葉和頂葉部最為明顯。這兩個部位正是高級神經系統(tǒng)主管意識活動區(qū)域的所在,對人體其他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在生理上,太極拳強調松、靜、自然,正是對不良情緒引起生理反應的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當今社會中的文明病,主要是大腦過度緊張,肢體過懶閑所致。生活和工作上的緊張,大腦皮層相應區(qū)域的高度興奮,容易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副交感神經興奮性相對降低,不利正常的生理要求而影響健康。
太極拳強調松靜自然的運動特點,能把人的有機體引進一種“松弛反應”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能為中樞神經對機體的機能進行自動調整創(chuàng)造條件,并向高極中樞神經系統(tǒng)傳遞良好的信息沖動,抑制原先發(fā)出興奮的神經元和其他神經元的活性,減弱或中止其反射活動。
太極拳的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周身協(xié)調、不滯不頓、綿綿不斷的運動特點,有助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的廣泛擴散,促使胰島素分泌遞質,抑制了丘腦情緒中樞的興奮性和交感縮血管中樞的緊張活動,中止腦垂體不斷發(fā)出的電化信號和腦垂體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激素遞質進入血液,從而推動血液循環(huán)。
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對堅持練太極拳的知識分子的心電圖的測試分析表明,太極拳的健身功能是多方面而且明顯的。比如改善心律不齊、傳導阻滯等癥狀,以特有的方式促進供血和刺激心肌傳導,預防心臟的各種疾病的發(fā)生,有效調節(jié)人體內臟包括心臟的自律活動等。
英國的科學家曾對126位心臟病病人做了試驗,讓他們打太極拳或做增氧健身運動。英國醫(yī)學協(xié)會的《研究生醫(yī)學雜志》發(fā)表了該項研究報告,宣稱這兩種運動方式都會使血壓降低,但只有太極拳可以使血壓大幅度降低。報告表明了打太極拳有助于心臟病病人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