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現和保證身心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的“適量運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重視。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和白領一族,往往選擇具有現代設施的體育場館和健身機構,進行身體鍛煉。而具有良好健身效果、易學易練并在國外逐漸走紅的中華民族的瑰寶——太極拳,在國內卻沒有受到年輕人和白領們的青睞。一些人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消磨時間的一種運動,或者認為有點“土”氣。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健康,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各階層人群共同關注的切身問題。俗話說:健康是革命的本錢。本錢,有多有少,沒有本錢可以找人借,但健康是借不來的。有人說:健康是金。黃金是有價的,健康是無價的,健康的生命是無法用黃金來衡量的?,F代人說:健康是“1”,有了健康,就可能擁有一切;喪失了健康就必然喪失一切。所以,健康是“1”,其他都是“0”。有了健康這個“1”,在后面增加的“0”——家庭、事業(yè)、財富、享受……都是實數;喪失了健康這個“1”,所有的“0”都是零。這種觀點已經成為多數人的共識。
作為實現和保證身心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的“適量運動”,也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重視。在諸多的運動項目中,哪種運動對健康有利,正成為不少追求健康的運動愛好者關注的首要問題。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和白領一族,往往選擇具有現代設施的體育場館和健身機構,進行諸如利用健身器材的跑步、力量、健美訓練,國外引進的瑜伽、舍賓、各種“道”的鍛煉,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球等球類訓練……這些運動項目確實可以給人們帶來健康和快樂,但也確實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金錢。遺憾的是,具有悠久中華歷史、深厚文化底蘊、良好健身效果、廣泛學練人群、易學易練并在國外(日本、英國、美國、歐洲……)逐漸走紅的中華民族的瑰寶——太極拳,在國內卻沒有受到年輕人和白領們的青睞。我想,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一些人對太極拳不了解,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消磨時間的一種運動,或者認為有點“土”氣。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世界性的健康運動
太極拳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斗爭實踐中,薈萃了我國武術、醫(yī)學、哲學、兵學、美學、運動學諸多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逐步形成的融拳、哲、醫(yī)于一身,具有技擊、健身和養(yǎng)生等多種功能的優(yōu)秀運動項目,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顆明珠。太極拳良好的健身養(yǎng)生價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使它不僅成為中國人民喜愛的運動項目,而且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外朋友首選的運動項目。1978年,鄧小平應日本朋友的請求,題寫了“太極拳好”四個大字,使太極拳進一步走向世界。
“哲拳”豐富的科學基礎
太極拳又被稱為“哲拳”。是薈萃了諸多學科和民族文化的精華而逐漸發(fā)展、完善起來的優(yōu)秀運動項目。構成太極拳的基礎比較廣泛,其中最主要的是武技基礎、哲理基礎和養(yǎng)生基礎。武技基礎,太極拳是一種武術,它是以攻防動作為素材的運動,每個動作都有攻防的含義,不同于簡單的機械性的周期性運動,也不同于相對靜止的純氣功式運動。哲理基礎,太極拳吸納中國古代的太極理論,對立雙方在不停地運動中,保持平衡,逐步形成具有深刻哲理性、充滿辯證思想的獨特運動理論。中醫(yī)理論認為,陰陽平衡,人就健康;陰陽失調,人就會生??;陰陽分離,人就會死亡。太極拳的動作和技術要求,都是遵循這一理論設計的。養(yǎng)生基礎:太極拳吸收了我國古代養(yǎng)生法中的精華,例如:導引法、吐納法、道家的“性命雙修、養(yǎng)氣養(yǎng)形術”,拳家的“易筋經”,特別是傳統(tǒng)醫(yī)學中調整陰陽平衡的導引吐納之術,使太極拳符合醫(yī)學養(yǎng)生保健的要求。
融武術、哲理、醫(yī)學、養(yǎng)生及其他理論精華于一身的太極拳,形成了“以功為本,以養(yǎng)為主,以拳為母”的整體鍛煉方法,它和其他運動項目最根本的區(qū)別就是:絕大多數運動都是消耗能量的運動,而太極拳則是補充能量的運動,或者說,太極拳是以最小的消耗去補充最大能量的運動。它不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而是要求柔和、緩慢、安舒、自然,不要勉強,不要用拙力,不要強行超越生理極限,要順其自然。
從健康的角度看,太極拳不過是通過訓練,教會人們隨時保持最佳生理狀態(tài)、最佳呼吸方法和最佳用腦的方法。只要你學會了這種方法,并且能夠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保持,你就進入了太極拳家所說的“無時不太極,無處不太極”的境界了,你也將從中獲得健康。